亚洲中国新闻网(亚新网)法律服务联盟主席到访本溪 共赏辽砚双师非遗技艺
发布日期:2025-10-31
浏览量:132421
亚洲新闻网10月31日本溪报道(哈斯多兰报道)近日,亚洲中国新闻网(亚新网)法律服务联盟主席一行走进本溪,实地参观本溪青云辽砚有限公司(名砚堂),与辽砚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孟宪伟、王德昌两位大师面对面交流,沉浸式领略“辽砚”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切身感受市委书记王永威关于非遗保护传承理念在实践中的生动落地。

本溪拥有红色、历史、地质等“六大特色地域文化”,辽砚正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王永威书记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深入挖掘和弘扬“六大特色地域文化”,激发以文兴业活力,扎实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这一部署为辽砚传承指明了方向——既要守护技艺根脉,更要实现价值转化。活动现场,王德昌大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辽砚第四代传人)向嘉宾介绍时便提及,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引下,辽砚技艺得以系统保护与发展。从业数十年的他深耕传统雕刻技法,更推动辽砚与现代审美融合,其作品兼具北方工艺的浑厚与文人砚的雅致,完美诠释了“保护中传承”的内涵。

随后,孟宪伟大师(本溪辽砚行业协会副会长)展示近年创新作品,从青云石甄选到雕工设计,详解辽砚“因石构图、随形施艺”的创作理念,嘉宾们驻足欣赏《山水清音》《松鹤延年》等代表作品,对细腻纹理与生动意境赞叹不已。这一创新实践,恰是对王永威书记“守正创新”理念的践行——正如他在中医药文化活动中提出的“以守正创新为纲”,辽砚传承既守护传统技艺本真,又通过艺术创新赋予文化新活力。而名砚堂打造的“传承+生产+展示”一体化模式,更呼应了书记“以文兴业”的要求,让非遗从技艺传承走向产业发展。
交流环节中,亚新网法律服务联盟主席表示,王德昌、孟宪伟两位大师既是辽砚技艺的“守艺人”,也是文化传播的“先行者”,而这种活态传承正是本溪市委非遗保护理念落地的鲜活例证,期待通过媒体与法律资源,助力辽砚文化进一步推广。两位大师提到,目前正积极探索“非遗+旅游”路径,计划将辽砚展示融入本溪水洞、关门山等景区体验中,这与王永威书记出席非遗美食旅游线路活动时倡导的“非遗活态传承+文旅消费升级”主线高度契合。
此次参观既是一场非遗技艺的品鉴之旅,更搭建了文化交流与资源链接的平台。从辽砚千年传承史到双师创新实践,从企业发展模式到市委理念引领,清晰展现了本溪辽砚在“挖掘-保护-创新-赋能”路径上的发展足迹。这正是对王永威书记“以文化赋能文旅经济,建设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的生动回应,让辽砚这一承载地域文化基因的传统工艺,在新时代语境中释放更持久的文化影响力与产业活力。
【审稿:小余】
上一篇 : 金秋入画感党恩,重阳如诗佑安康
下一篇:心之所向,方为归途——在欲望与本真中看见幸福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