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实时快报 法治舆情 康养医药 文旅体宣 陆台港澳 企业推广 生态环保 社会民生 科技三农 原创作品 图文视频 视频栏目
首页 > 文旅体宣

五维聚力破局 文旅焕新蝶变——解码贵州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聚合之道”

发布日期:2025-10-26 浏览量:431316 

亚洲新闻网10月26日贵阳综合报道(盛祥桂) 2025年10月26日,贵州文旅产业升级发布会在省新闻发布中心盛大启幕。这场以“资源聚合·跨界共生”为核心的行业盛会,深度呼应《贵州省推进文旅体融合工作方案(2025—2027年)》战略蓝图,将媒体赋能、基层实践、金融支撑、非遗活化、品牌联营五大力量拧成发展合力,为贵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按下“加速键”,让“多彩贵州”的文旅魅力在跨界融合中绽放新彩。

1.jpg

“跟着非遗去研学”第二期品牌推介会现场

2.jpg

“跟着非遗去研学”品牌创始人袁总致辞

媒体赋能:声量破圈,让文化魅力跨山越海

发布会的媒体赋能环节,成为文旅传播创新的“思想盛宴”。中国记录通讯社副社长王玉伦以非遗传承为核心,解构了文化根脉与文旅产业共生共荣的深层逻辑,为非遗活化提供了实践指引;亚洲新闻副总编盛祥桂聚焦科技赋能,提出以大数据、AI技术构建智能传播矩阵的创新路径,助力贵州非遗突破地域桎梏;山东鼎曜甄选则计划复刻“村超”“村BA”现象级传播模式,依托“贵州发布”融合传播矩阵,通过场景化创作与全链路分发,让文旅产品与非遗魅力直达大众,实现品牌声量与市场价值的双重跃升。多元传播思路的碰撞,为贵州文旅搭建起“传统+科技”“本土+国际”的立体化传播网络。

3.jpg

中国记录通讯社副社长王玉伦致辞

4.jpg

亚洲新闻副总编盛祥桂致辞

基层实践:研学筑基,打造可复制的融合范本

作为“村BA”发源地,台江县在发布会上亮出了“文旅+研学”的亮眼成绩单。依托黔东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台江县建成3个省级标准研学基地、8个非遗体验工坊,打造“银饰锻造+蜡染技艺”“苗族农耕+自然探索”等4大特色课程体系,年接待研学团队超2万人次。同时,当地构建起“设计—生产—销售”完整的非遗产业链,涵盖12类非遗产品,年销售额连续3年超1200万元,带动300余户传承人年均增收3.5万元。这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基层实践,为全省文旅体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5.jpg

山东鼎曜甄选分享的“贵州发布”矩阵精准传播计划

6.jpg

台江县文旅局负责人冯金国以“文旅+研学”深度融合为核心推介

7.jpg

北京知名金融机构代表崔峥在推介会上现场发布了50亿元专项信贷计划

金融活水:资本护航,精准滴灌产业升级

金融赋能成为本次发布会的“重磅亮点”。北京知名金融机构现场宣布,紧扣贵州文旅体融合18项重点任务,推出总额50亿元的专项信贷额度,定制“基建贷+运营贷+文创贷”全周期金融服务方案。资金将重点投向研学基地建设、非遗工坊升级、品牌联营落地等关键领域,对台江等文旅体融合示范县项目给予10%-15%的利率优惠。这笔“真金白银”的注入,如同精准滴灌的活水,为贵州文旅“富矿精开”提供坚实资本支撑,彰显了金融资本对贵州文旅融合赛道的长远信心。

8.jpg

“跟着非遗去研学”合作机构授牌

9.jpg

“跟着非遗去研学”合作机构授牌

非遗活化:文化铸魂,让传统成为旅游潮品

非遗活化与品牌联营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发布会明确提出,将深度挖掘苗族银饰、侗布织造等20余项优质非遗资源,推动其全方位融入文旅场景营造、研学课程设计与文创产品开发,年内打造10条“非遗+文旅”特色精品线路。游客在领略梵净山、黄果树瀑布等自然奇观的同时,可沉浸式感受传统工艺的匠心魅力,让非遗文化从“博物馆展品”转变为“旅游潮品”。

10.jpg

嘉宾参观园区和黄平泥哨国家级传承人王登书合影

11.jpg

省级传承人李群指导嘉宾在园区体验六盘水蜡染

而在品牌联营方面,主办方将携手优质品牌构建生态体系,深度挖掘“多彩贵州民族体育走廊”“阳明·问道十二境”等核心IP价值,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向“全域精彩”跨越,剑指2027年打造10个国际级特色项目、实现年旅游总收入1.2万亿元的目标。

12.jpg

嘉宾在园区观摩

13.jpg

合影留念

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是贵州文旅体融合迈入新阶段的重要里程碑。随着五大核心力量的深度联动、协同发力,贵州文旅正加速实现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质变跃升。未来,这座装满自然奇观与文化瑰宝的“山地公园省”,必将以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崭新姿态,让“多彩贵州”的品牌魅力跨越山海、享誉全球。

【审稿:阿渊】



上一篇 : “我们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们只有一套,没有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