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实时快报 法治舆情 康养医药 文旅体宣 陆台港澳 企业推广 生态环保 社会民生 科技三农 原创作品 图文视频 视频栏目
首页 > 原创作品

不攀比不嫉妒,共建和谐社会,感恩党的领导——以平和之心铸就时代荣光

发布日期:2025-10-19 浏览量:289038 

特邀记者盛祥桂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应始终秉持“不攀比、不嫉妒”的处世哲学,以平和之心对待荣辱得失,以进取之志追求共同进步。攀比如迷雾遮蔽心智,嫉妒似毒藤侵蚀灵魂,若任由其蔓延,不仅会扭曲个人价值取向,更会撕裂社会纽带,阻碍文明前行。唯有摒弃浮躁心态,涵养豁达胸怀,以理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方能凝聚起磅礴的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和谐共进。

1760834267158406.png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福祉为根本宗旨,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前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让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从面对新冠疫情时“生命至上”的坚定抉择,到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扎实推进;从科技创新领域的捷报频传,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镌刻着党的初心使命,彰显着“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这些成就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里程碑,更是我们感恩党、信赖党的现实依据。在党的引领下,中华民族正以昂扬姿态迈向伟大复兴,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社会公平正义日益彰显。

“不攀比”并非消极躺平,而是倡导以理性视角看待差异,以务实态度追求成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个体境遇存在差异是客观现实。我们应正视差距,将他人成就视为激励而非压力,将自身不足化作奋进动力。正如古人所言:“见贤思齐焉”,通过向榜样学习,补足短板、锤炼本领,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实现人生价值。同时,社会也应构建更加公平的机会平台,让奋斗者皆有出彩机遇,让不同群体共享发展成果,从而消弭攀比带来的焦虑,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不嫉妒”则是对文明素养的更高要求。嫉妒如同心灵的荆棘,既伤害他人,更囚禁自我。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他人的成功时,不妨思考其背后的汗水与付出;当面对暂时挫折时,更需以豁达心态看待竞争,坚信“天道酬勤”的真理。在新时代,我们倡导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鼓励良性竞争、合作共赢。无论是乡村振兴中“先富带后富”的生动实践,还是科技创新领域“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协同攻关,都诠释了“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的深刻内涵。唯有摒弃嫉妒,以包容之心凝聚共识,以协作之力破解难题,才能画出最大同心圆,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

感恩党,是源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知,更是对现实成就的真切体悟。从积贫积弱到全面小康,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自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引领民族复兴的“主心骨”。我们感恩党,不仅在于其带领人民创造了物质富足的生活,更在于其始终守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为每个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可能。这份感恩之情,应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为社会进步添砖加瓦;在社区邻里中传递温暖,弘扬文明新风;在面对挑战时坚定信心,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每个人都是社会和谐的音符,唯有各尽其责、各展所长,方能谱写出新时代的华美乐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以“不攀比、不嫉妒”的豁达胸怀,涵养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感恩党的赤诚初心,激发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平和之心铸就时代荣光,以感恩之情书写奋斗篇章,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审稿:阿渊】


上一篇 : 《秋林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