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友锐评】警惕“捞女文化”和藉此衍生的“塔尖文化”肆意蔓延
发布日期:2025-09-26
浏览量:60990
(本网特别评论员 张良文)以韦雪为代表的“捞女文化” 和藉此衍生出来的“塔尖文化”正在侵蚀着越来越多女性的意识和灵魂。当这些背离“文化自信”的“三观”深入广大青年女性特别是学生群体的认知世界的时候,我们的文化阵地就会出现大问题。如果一下子还没想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至少,一定要警惕这些问题。
当“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从个别观念异化为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当“如何精准锁定高净值人群”的“攻略”被包装成“女性成长指南”,我们不得不警惕:“捞女文化”正脱下遮羞布,更可怕的是,它还衍生出一种扭曲的“塔尖文化”,将拜金主义、阶层固化的毒瘤植入社会肌理。
“捞女文化”的核心从不是“女性追求更好生活”,而是将自我异化为“待价而沽的商品”。它把婚姻当作跨越阶层的“跳板”,把情感当作算计利益的“筹码”,甚至将“欺骗”“伪装”美化为“高情商”。在这类文化的渲染下,年轻女性的价值被简化为“嫁入豪门的能力”,个人奋斗被嘲讽为“吃力不讨好的笨办法”——这种价值观的颠倒,本质上是对女性独立精神的背叛,更是对平等婚恋观的践踏。
更值得警惕的是由此衍生的“塔尖文化”。它不再满足于“捞取利益”,而是构建了一套畸形的“阶层崇拜体系”:以“接触塔尖人士”为荣,以“进入富人圈层”为终极目标,将普通人的生活斥为“底层的苟且”。在这套文化里,“塔尖”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尺——职业是否体面,看能否接触到“塔尖资源”;社交是否成功,看能否加到“塔尖人士”的微信;甚至人格是否“高级”,都要看是否能模仿“塔尖圈层”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彻底撕裂了社会共识:它让一部分人沉迷于“攀附塔尖”的幻梦,忽视了脚踏实地的价值;更让另一部分人陷入“阶层焦虑”,误以为自己的努力在“塔尖”面前一文不值。
更讽刺的是,“捞女文化”与“塔尖文化”的蔓延,往往披着“女性觉醒”、“精致生活”的外衣。社交平台上,博主们一边宣扬“女性要独立”,一边手把手教“如何通过穿搭、话术吸引有钱人”;营销号一边喊着“打破阶层固化”,一边疯狂推送“塔尖圈层的生活实录”,本质上都是在利用焦虑收割流量。而那些被裹挟其中的年轻人,在“一步登天”的诱惑下,逐渐丧失了对真实生活的感知力,也丢掉了靠自己创造未来的勇气。
我们并非反对追求更好的生活,也不否认社会存在阶层差异,我们只想强调:任何价值追求都不该建立在“算计”与“崇拜”之上。“捞女文化”是对情感的亵渎,“塔尖文化”是对奋斗的否定,二者共同构筑的,是一个充满功利与冷漠的“精神牢笼”。若任其蔓延,不仅会摧毁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更会让社会失去向上流动的活力——毕竟,一个靠攀附而非奋斗支撑的社会,永远走不远。
抵制诸如此类的畸形文化,需要唤醒每个人的清醒认知:别把“嫁入豪门”当作人生捷径,因为所有靠算计得来的利益,终会以更昂贵的代价偿还;也别把“塔尖生活”当作终极理想,因为真正的“体面”,从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高级”,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活成自己想要并且受社会尊重的样子。唯有戳破“捞女”与“塔尖”的幻梦,才能让价值观回归正轨,让社会重拾奋斗的温度。
本网特约评论是张良文写于山西怀仁
【审稿:阿渊】
上一篇 : 金秋绽放国际风采——2025中韩文化艺术交流盛世大赛圆满落幕
下一篇:没有了!